中华医药研发中心
专家团队
研究成果
活动风采

2010年12月,澳门大学获批建立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第一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国重实验室致力于开展中药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及系统性研究,探索建立中药的国际质量标准,在产业合作、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平台、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化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至今已为10多种中药制订国际质量标准,并载入《欧洲药典》、《美国药典》和《中药药典》,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依托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实力,中华医药研发中心现已入驻珠研院位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II期场地,配有中央实验室、组织切片室、制剂室、干法制粒间、胶囊填充室、细胞房、动物房等15个专业功能室,同时配备15个初创团队实验室空间,为科研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1667548049709909.png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Ⅱ期

(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

陈新
特聘教授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主任
研究方向:
·中医药: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免疫学: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生物和药物调节
·转化医学研究:开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的新型免疫疗法和中药衍生疗法
王一涛
珠研院中华医药研发中心主任
讲座教授、资深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中药材系统质量评价
·药物开发
·医药管理
李绍平
特聘教授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副主任
研究方向:
·甘醇分析,特别是糖类图谱在中草药糖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中医药标准开发
·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开发,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和气质联用法
·冬虫夏草、灵芝等药用蘑菇的培养、发酵、有效成分及质量控制
王春明
教授
澳门大学全球事务总监
研究方向:
·(聚/寡聚)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及免疫活性生物材料
·具备修复功能的“新”巨噬细胞工程设计
陈修平
教授
研究方向:
·从非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和上皮间质细胞转移的角度探讨抗癌、心血管保护和抗纤维化药物的作用机制
·筛选确定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上皮间质细胞转移的调节剂作为治疗癌症和纤维化的先导或潜在药物
胡豪
教授
研究方向:
·临床研究和转化
·健康经济学
·医疗卫生系统和政策研究
·医药产业与政策研究
·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与市场进入
梁重恒
教授
研究方向:
·作为重要分子靶标的天然产物和基于金属的化合物开发,重点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基因转录的调节剂
·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的酶活性检测 ·检测如金属离子和毒素类有害物质以进行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
苏焕兴
教授
研究方向:
·建立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细胞模型以阐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有益作用并寻找治疗脑小血管疾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
·脑部疾病中淋巴功能研究
燕茹
教授
研究方向:
·疾病中的药物代谢和转运
·肠道微生物区系-宿主代谢相互作用
·基于肠道微生物区系的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郑颖
教授
研究方向:
·中药中难溶原料药(BCS II和IV)的配方研究,如纳米晶、纳米乳剂、固体分散体等;
·局部作用难溶药物治疗牛皮癣;
·在正常和疾病模型上研究颗粒跨生物屏障的运输和完整性,例如肠道屏障、血脑屏障、皮肤屏障等;
·中药原料药的晶体工程,如多形性、共晶体;
·中药产品开发
何承伟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草药及天然化合物的抗癌抗炎药理作用
·用于癌症辅助治疗的自噬抑制药开发
·肿瘤耐药和转移的分子基础和治疗策略
·细胞应激反应药理学意义和分子机制
许贝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药物发现和药物筛选。
·心脑血管药理学。
·血管生成与内皮功能障碍。
·代谢紊乱失调
赵静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化学分析方法在中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析
·建立实验室标准信息管理系统
陈劲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生物信息学
·中医药大数据
·保健食品开发
李鹏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药质量评价的创新策略和新技术
·一种快速、方便、灵敏、创新的中成药外源性有害残留检测方法及平台
林理根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天然产物化学,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和目标鉴定新方法开发
·筛选治疗肥胖、糖尿病和衰老的新型先导化合物
·饮食相关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路嘉宏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人类疾病中自噬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生理学转化研究。
·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开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化合物并进行靶点鉴定。
余华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中药, ·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 ·创新药物设计开发, ·用于药物输送的功能性聚合物纳米颗粒
陆金健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天然产品
·克服癌症耐药性和转移
·以天然产物为基础的综合疗法
欧阳德方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药物制剂: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药物配方数据库和预测药物配方;
·药物多尺度建模开发:整合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模型至药物释放系统
·药物信息学:对文献、专利、临床试验和上市产品中的药物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万建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基于质谱学的脂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化学衍生化策略
·中药材(三七根叶)的质量评价
·预防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中药药理研究
卞鹰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健康管理与政策评估 ·卫生科学的成本核算研究与效率评价 ·疾病控制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医药服务市场营销研究
王颖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抗炎抗肝癌药物开发
·作为免疫抑制剂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化学生物学
王瑞兵
副教授
研究方向:
·超分子医学
·超分子生物材料
·仿生给药和细胞给药
张庆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重点在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天然产物化学修饰分析研究
·重点在传统医药和保健品的研发、中医药标准化的中医药研究
·参考标准的制备鉴定
钟昌明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细胞病理学的分子基础
·鉴定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中药活性成分
·功能性中药衍生食品开发
陈肖家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中药材质量评价与国际标准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吴霭琳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医疗和医药产品的监管科学
·传统医学、辅助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实证
·公众健康与慢性病管理
·社会与管理药学
王胜鹏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从中医药中发现防治炎症性肠病和癌症的药物
·新型中药给药系统和保健品开发
郑慧珊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中草药和天然植物的分子药理学 ·血管功能障碍和代谢失调
赵永华
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外切体和仿生纳米材料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策略
·神经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中医体质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功能食品
·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伤口敷料

针对发病率高、发病后果严重的糖尿病病足,该项目使用一种与生长因子有亲和性的杜仲多糖,采用静电纺丝纳米工艺将其制备为敷料,使其吸附内源性生长因子,从而发挥机体本身的能力,促进伤口愈合。使用该种性杜仲多糖,一方面杜绝了外源性PDGF的安全性问题,使得产品使用更为放心,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采用调动自身PDGF的方法,不需要换药,减少医护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好。

image.png

伤口敷料的临床前评价

image.png

杜仲多糖外用制剂工业化生产研究

制备,鉴定和申报脂质体二乙酰丹参酮 IIA 作为一种治疗耐药和转移性肺癌的新药

该项目旨在利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开发一种治疗耐药和转移性肺癌的新药。在研究中,项目团队从丹参的活性成分中筛选发现丹参酮IIA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为了提高丹参酮IIA的溶解度,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即二乙酰丹参酮 IIA (Acetyltanshinone IIA,ATA)。与丹参酮IIA相比,ATA的溶解度提高29倍,并且能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为提高ATA的血药浓度,开发了脂质体ATA,并计划将脂质体ATA开发成一种抗癌新药。

自主合成二乙酰丹参酮IIA (ATA),研制脂质体ATA

image.png

ATA能有效地抑制耐药性肺癌细胞在体外及小鼠体内的生长


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暨中药境外注册及质量标准研究高级培训班

2021年12月17日至19日,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暨中药境外注册及质量标准研究高级培训班于珠研院高级培训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培训邀请了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一涛讲座教授、李绍平特聘教授、胡豪教授、胡元佳副教授及吴蔼琳助理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就中药质量研究、中药国际标准及中药国际市场准入等主题进行授课,并就川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和川澳中医药产品国际化进行研讨交流。本次活动为川澳两地专家学者、国内外中医药企业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推动在中医药教育、医疗机构、人才培训等方面交流合作,加快两地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中医药发展的创新高地,助推川澳中医药产业共同发展。

二期启用仪式

2021年5月24日,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中华医药及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启用仪式暨澳门大学-华发集团联合实验室进驻项目签约仪式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举行。该中心的建成启用,标志着珠澳两地科研人员有了一个设施完备的研发基地,将进一步推动两地中医药、转化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琴澳两地产学研深度合作。接下来,将通过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实现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疗法的高效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贡献力量。